《一院青年说》
医院建设
发青年之声
献青年之智
聚青春之力!
本期邀请泌尿外科二病区王珂分享感悟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大抵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有“仗剑走天涯”的梦想,我也不例外。十多年前,当我刚刚走出学校大门,带着“泌外研究生”的光环参加了工作,并给自己各种自媒体昵称都起名“艾迪”,意思是“idea”,以为只要有想法,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想来,真傻)。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那时我空有一腔热血,能主刀的手术就只有包皮环切术和膀胱镜检查,别的手术只能做助手,在科里,我就把这种两种操作“包”了。为了把这两种手术做好,我先把自己手上现有的相关的手术学泌尿外科手术学之类的书找出来,医院图书馆所有的相关的图书。
幸运的是,医院还存有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和临床泌尿外科杂志的十年汇编卷,并且有刚刚开放不久的电子图书馆,我就先后翻阅了《吴阶平泌尿外科学》、《坎贝尔泌尿外科学》、《泌尿外科手术学》、《泌尿外科解剖与手术图谱》、《阴茎阴囊外科学》等经典图书,同时检索了一些相关的文献,但操作过程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膀胱镜还凑合,包皮环切术缝合速度还行,打结不够快。
那时网络上能够检索到的视频还比较少,为了提升打结技术,我一有空就去手术室观摩高年资老师和其他外科老师的手术,但由于门诊、住院等各种病人管理工作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但看了书和观摩老师们的手术之后,我的包皮环切手术的总时长只缩短了一分钟。为了更进一步,我着实下了翻功夫,把这个手术分为术前准备、麻醉、手术、包扎、交代注意事项等不同的环节,分解改进。为了在局麻时也从如何让病人只感受到第一针进针时的疼痛后再无痛感,我也想了很多办法,直到达到预期目标为止。将手术步骤分为切除、止血、缝合三部分。包扎也将松紧度的如何量化以及标准化量化指标,通过向院内院外的老师们的求教,然后进行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以期达到一个包扎更好的一个效果和结果。我和科里的医生一起做了很多次讨论,最后总结了一些术后注意事项,打印成小纸条,由护士交给患者,这样也减少了我们与患者交流的时间,相当于减少了一个步骤,只有个别病人我们亲自交代。除了分步骤,分类之外,分解部分内容让护士帮忙打理之外,我把自己在每个环节的薄弱环节重新梳理,比如,打结不够熟练,不够快,怎么办?一个字:练。通过不断地改进,我终于将一台手术最快可缩短至20分钟内搞定,这就意味着下午做5台包皮环切手术,仍然有时间可以喝杯“下午茶”。我把这些相关的小事情用本子都一点点记录下来,也成了后来好多“万一需要”时的原始“数据库”。
由于对小手术的反复琢磨,以及很多本院的同事和一些相熟的病人老见我在做这个手术,一时间找我做这个手术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的泌尿外科门诊也比以前热闹了起来,有2年还被邀请作为回族“割礼”的割礼师。借此机会,刚好又有宁波大学的程跃教授出了一本《商环包皮环切术》的书,这个技术也刚刚在省内引进、尚未广泛开展。我就“怂恿”我们的当时的科主任引进这项技术,率先开展了一次性包皮吻合器包皮环切术。因为原始数据充足,后来顺利申报了西安市卫生局课题一项。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也围绕这个手术先后申请了新技术新项目3项。做了多例一次性缝合合器包皮环切术之后,撰稿1篇,投稿3次被拒,理由是不够深刻。然后就继续检索文献,当又读了50篇文献以后,发现自己之前确实太过浅薄了。于是干脆再读50篇文献,投稿目标也不再瞄准省级或综合性期刊,而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结果很幸运,一投即中,被《中国性医学》当月发表。再后来,我干脆把包皮过长和包茎的相关知识点总结成《丁丁系列故事1、2、3》,作为科室讲课、院内讲课、院外讲课的看家PPT,一旦有需求随时可以拿来凑数。
后来在治疗附睾炎的过程中发现体外短波有较好的功效,查询了好久相关资料以后,撰稿1篇,于次月发表在《国际泌尿系统杂志》上,但被杂志社把“体外短波”被杂志社误印成“无线电波”,当时手上有一个市级的课题,如果不更正过来,担心结题答辩通不过,就反复打电话、发email联系,因为了沟通几个错别字的更正问题,前后耗了3个月时间。
渐渐地,我知道,我们医生的工作,必须能够耐烦。而如果想要做好病人管理,先要做好自我管理;技术,虽然是临床诊疗的根本,但能够耐烦、能够做好自我管理,很多问题都可以避免,也才能得到患者的认可。
机缘巧合,3年前我有幸成医院泌尿外科的一员,在慢慢地有了以上做医生的一些认知后,在李兆民主任的指导和带领下,和团队一起有了一定的成长。近几年来,团队先后完成了30余项新技术新业务,超细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耻骨上双侧睾丸切除术、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腔静脉瘤栓取出术、高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负压清石技术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取石术中的应用、局麻下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睾丸肿瘤术后二期腹膜后淋巴清扫术等近10项为咸阳市首例。
团队的进步带动了个人的成长,在科室不断被邀请参加各种会议讲者和主持的过程中,我也有幸先后被邀作为会议主持参加了年陕西省医师学会泌尿外科年会,医院王坤杰副院长等教授一起作为讲者医院第24期软镜培训班,作为讲者参加了第4届国际泌尿结石论坛并做了手术演示,被聘为陕西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第一届肿瘤康复委员会委员,申报了省级课题1项并有幸获得立项,一度成为所谓的“网红医生”。
年医师节,除了签名,医院医师节寄语签名处只写了一个字:干!医院几乎所有一院人目前的心境吧!
医院泌尿外科中生代的一员,回望来路,我想说:“感谢、感恩李兆民主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带教,让我们年轻医生有了成长。我们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才得以看见未来。”
而看到陈汉轩等年轻医师完成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操作时,内心也涌出一股暖流,我想说:“未来,咱们的泌尿外科一定会更好!咱们一院一定会更好!”
作者简介王珂
副主任医师
外科学硕士
毕业于江苏大学医学院,从事泌尿外科工作10余年,现已独立完成泌尿外科各类微创手术余例,西安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成员,陕西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肿瘤康复委员会委员。曾承担并完成上海市重点课题1项,西安市卫生局课题1项,目前承担陕西省卫生厅课题1项,陕西省中医药大学课题1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曾作为陕西省医院在第4届国际泌尿结石专家论坛上进行全英文手术演示。擅长:泌尿系男生殖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小儿泌尿疾病及肾上腺疾病的微创诊疗。
编辑:薛瑞卿
责编:陈琼
审核:刘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