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坝一位八旬老人担心买来的柿子存放时间长了会烂掉,节约的她连续几天少吃饭,在空腹状态下以柿子充饥,不料几天后,她的胃里长出了两个大结石,最大的一颗大如鸭蛋,将她折磨得够呛。
80岁的熊奶奶家住安顺市平坝区。几天前,老人觉得肚子总是胀胀的,还时常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医院检查,结果胃里被发现残留了大量食物,无法清晰地看到胃内的情况,医生建议她先喝几天汤,将胃内滞留的东西排空后,再做胃镜检查。
此后,熊奶奶按照医生的叮嘱,喝了2天汤。不过,她呕吐症状更加严重,胃部肿胀难忍。期间,她用手摸了摸胃部,发现里面有一块硬硬的东西。难道是个“肿瘤”?想到此,熊奶奶吓出一身冷汗。
11月28日,熊奶奶在家人的陪同医院就医。
医院胃肠室的刘医生介绍,经胃镜检查,熊奶奶的胃部出口处,卡着两块圆形“石头”:一个如同鸭蛋一般大,另一个有鹌鹑蛋般大。此外,胃内壁因石头压迫而缺血,已出现糜烂溃疡症状。
在刘医生的追问下,熊奶奶说,最近家人给她买了一大袋柿子,因担心柿子存放时间长会烂掉,浪费粮食,于是有时肚子饿了,就拿柿子充饥,前前后后大概吃了20多个柿子。就在发病当晚,她还空腹一次吃了4个柿子。
刘医生推测,熊阿姨胃里的“肿块”就是胃结石,很可能是空腹吃柿子引起。
林医生解释,人在饥饿的情况下,胃里的胃酸增多,而柿子里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与蛋白质结合成鞣酸蛋白质,再与柿子里的果胶及纤维等凝结成块,就会形成胃结石。
最终,刘医生等人在胃镜下将老人腹内的结石分割成很多小块后取出。目前,熊奶奶已无大碍。
刘医生表示,柿子味道虽棒,但吃柿子,最好是餐后食用,但一次别吃太多,而且要剥皮吃,避免跟高蛋白饮食、酸性水果同吃。此外,山楂、黑枣、红薯等食物中也含有鞣酸,一旦与胃酸结合,也有可能引起胃结石,同样要适当适量吃。
延伸阅读柿子好吃别忘禁忌
坊间流传,柿子不能和酸奶、螃蟹、鸡蛋一起吃,是因为这类食物富含蛋白质,柿子中的鞣酸或会与这些食物的一部分蛋白质相结合,导致胃部不适,也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不过,这些不适的前提,是大量食用以及柿子中含鞣酸高。其实,不同柿子的鞣酸含量不同,相差可达十倍。一般来说,柿子可分涩型和甜型两大类。甜柿子在成熟前即可在树上自然脱涩,而涩柿子需要成熟采摘后,经过人工脱涩,将过多的鞣酸去除,才适合售卖食用。市场上大部分柿子都是是脱涩的,鞣酸含量较低。
简单来说,尝起越涩,鞣酸含量越高。平时吃一两个中等大小、不酸不涩的成熟柿子,一般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来源:贵阳晚报、东方IC
啥?觉得内容太少、没看够?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