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男,44岁,心脏超声检查示左心室流出道内探及异常条状回声,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对称性肥厚,CDFI示左心室流出道内为五彩镶嵌的血流信号,考虑为()
A.主动脉瓣下狭窄B.主动脉瓣上狭窄C.主动脉瓣狭窄D.假腱索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主动脉瓣下狭窄主要由于隔膜样组织或纤维肌性组织堵塞左心室流出道造成梗阻,可分为隔膜性狭窄和纤维肌性狭窄;同时会伴有左心室扩大,左心室壁及室间隔肥厚,升主动脉扩张等。
·11、患者,男,35岁,心脏超声检查示房间隔连续性中断约35mm,左心房未探及肺静脉开口,探及肺总静脉经垂直静脉及左无名静脉回流入上腔静脉,诊断此肺静脉畸形引流为()
A.心上型B.心内型C.心下型D.部分型E.混合型
答案:A
肺静脉异位引流分为部分型和完全型,其中完全型分为四个亚型,①心上型:4条肺静脉在左心房后方汇合于一共同静脉腔,通过垂直静脉与左无名静脉相连接,回流入右上腔静脉,或通过垂直静脉直接与右上腔静脉相连,约占50%;②心内型:肺静脉总干直接开口于右心房,或引流到冠状静脉窦,约占30%;③心下型:四条肺静脉汇合后,从左心房后方下降与膈下的肝门静脉相连,偶尔与静脉导管、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相连,约占13%;④混合型:双侧肺静脉分别通过不同的引流途径和部位至右心房,约占5%。本例患者符合心上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12、患者,男,59岁,因突发胸痛、胸骨后压榨感入院,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拟行超声检查排除心梗并发症,下述哪一项为心梗并发症()
A.主动脉瓣撕裂B.三尖瓣闭锁C.室间隔膜部瘤D.乳头肌肥厚E.室壁瘤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
室壁瘤为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
·13、患者,女,5岁,发绀就诊,超声所见如下:左心房、左心室增大,二尖瓣叶及其活动幅度增大;原三尖瓣部位仅见纤维隔膜回声;房间隔及室间隔回声中断;右心室发育不良;肺动脉狭窄,以下诊断正确的是()
A.心内膜垫缺损B.法洛四联症C.三尖瓣闭锁D.三尖瓣二尖瓣化E.三尖瓣下移畸形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三尖瓣闭锁的超声表现包括:原三尖瓣部位未见正常三尖瓣回声,仅见纤维隔膜回声,右心室发育不良;肺动脉狭窄,左心房、左心室增大,二尖瓣叶及其活动幅度增大;房间隔及室间隔回声中断。
·14、患者,男,2岁,先天性心脏病就诊,超声检查发现主动脉起源于右心室,肺动脉骑跨在室间隔上,大部分起源于右心室,考虑为()
A.完全性大动脉转移B.矫正型大动脉转移C.马方综合征D.右心室双出口(Taussig-Bing综合征畸形)E.法洛四联症
答案:D
·15、某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各心腔大小及各瓣膜结构未见异常,房室间隔完整,彩色多普勒心室腔内有异常的高速血流,似来自心腔壁的某处,且呈双期的血流,此时应注意观察何部位()
A.动脉导管B.主动脉及肺动脉间隔C.主动脉窦D.左右冠状动脉瘘E.肺动脉及肺静脉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排除其他心脏疾患后,在心腔内探及来自室壁的高速血流,且为双期血流,应考虑冠状动脉瘘可能。
患者男,33岁,既往健康。右上腹不适,乏力,恶心,食欲下降2周,巩膜黄染1周,申请腹部超声检查
1.[多选题]下面哪些是肝细胞性黄疸的病因
·A.A.肝硬化
·B.B.乙型病毒性肝炎
·C.C.丙型病毒性肝炎
·D.D.中毒性肝炎
·E.E.钩端螺旋体病
·F.F.败血症
2.[单选题]实验室检查:ALT明显升高达U/L,HBsAg(+),HBcIgM(+),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肝炎
·B.急性肝炎
·C.肝硬化
·D.急性缺血性肝坏死
·E.重症型肝炎
·F.非特异性肝炎
3.[单选题]超声可见肝形态饱满,右肝斜径mm,肝实质回声均匀减低,肝内门静脉分支管壁回声增强,肝内胆管不扩张,胆总管内径6mm,胆囊大小为42mm×14mm,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呈双层结构,胆囊腔内未见异常回声,根据临床症状及超声检查,黄疸可能为
·A.溶血性黄疸
·B.肝细胞性黄疸
·C.高位梗阻性黄疸
·D.低位梗阻性黄疸
·E.胆汁淤积性黄疸
·F.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4.[多选题]超声应重点检查下列哪个脏器
·A.胆囊
·B.肝内外胆管
·C.肾脏
·D.肝脏
·E.胰腺
·F.膀胱
5.[单选题]半年后,超声复查肝胆可见:肝脏形态饱满,右肝斜径mm,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胆囊壁弥漫性增厚,胆囊充盈欠佳,胆囊腔内可见沉积性回声点,HBsAg(+)、HBeAg(+),ALT轻度升高70U/L,此患者可能转为
·A.肝硬化
·B.重症型肝炎
·C.缺血性肝坏死
·D.胆囊炎
·E.慢性肝炎
·F.肝纤维化
·参考答案:ABCDEF,B,B,ABDE,E
·解题思路:1.患者右上腹不适,巩膜黄染,应该重点检查肝脏、胆囊有无异常,肝内外胆管有无梗阻。2.超声可见肝肿大,肝回声减低、均匀,胆囊表现为急性肝炎的胆囊征象,而且肝内外胆管不扩张。3.A、B、C、D、E、F均可使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及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等功能障碍引起黄疸。4.成人感染HBV后最早1~2周、最迟11~12周血中首先出现HBsAg(+),抗HBcIgM(+)提示急性期或者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急性肝炎时ALT明显升高,患者既往健康而且超声符合急性肝炎声像图。5.如果HBeAg持续存在预示趋向慢性,慢性轻度肝炎时ALT可轻度升高,超声符合慢性肝炎声像图。
·16、患者,男性,38岁,右上腹不适,恶心,食欲下降2周,巩膜黄染1周,申请腹部超声检查。超声可见肝大,肝实质回声均匀减低,肝内胆管不扩张,胆总管内径6mm,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呈双层结构,胆囊腔内未见异常回声,根据临床症状及超声检查,黄疸可能为()
A.低位梗阻性黄疸B.溶血性黄疸C.高位梗阻性黄疸D.肝细胞性黄疸E.胆汁淤积性黄疸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超声见肝大,肝回声减低、均匀,胆囊表现为急性肝炎的胆囊征象,且肝内外胆管不扩张,故D为正确答案。
·17、患者,男性,41岁,患乙肝多年,超声发现脾脏显著肿大,肝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不均匀。右肝可见直径约28mm的类圆形减弱回声,边界尚清晰,周边有低回声晕,诊断最可能是()
A.慢性肝炎B.慢性肝炎合并肝硬化C.肝硬化合并肝囊肿D.肝硬化合并肝肿瘤E.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患者既往有肝炎史,声像图显示脾脏显著肿大,肝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不均匀。右肝可见圆形病变,边缘整齐光滑,有无回声晕,内部为均匀低回声。
·18、患者,女,健康查体,超声可见肝右后叶下段强回声,直径约7mm,后伴声影,肝内外胆管无扩张,其可能诊断为()
A.肝内胆管结石B.肝内钙化灶C.肝内胆管积气D.肝圆韧带断面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查看
●参考解析
肝内强回声伴声影,无闪烁感,考虑为肝内胆管结石或钙化灶;肝内胆管结石一般会引起胆管扩张,该病例无肝内外胆管扩张,所以首先考虑为肝内钙化灶。
·19、患者,女,67岁,结肠癌术后1年复查,超声可见肝脏内结节样病变,下列哪项表现更支持继发性肝癌诊断()
A.肝脏实质回声增强,有声衰减B.肝脏呈硬化改变C.门静脉内见实性回声充填D.中等回声结节周围有低回声环E.中高回声结节内呈镶嵌样结构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患者有结肠癌病史,若在肝脏中发现实性回声伴低回声晕圈,呈"牛眼征",则要高度怀疑结肠癌肝转移可能。
·20、患者,男性,较肥胖,既往无肝病史,有大量饮酒史。超声体检时发现肝实质回声密集增强,深部回声减弱,于胆囊床旁见21mm×18mm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胆囊无受压推移改变,应首先考虑为()
A.炎性假瘤B.肝良性肿瘤C.非均匀性脂肪肝D.肝囊肿E.肝硬化结节
答案:E
·21、患者,女性,乳腺癌根治术后3年,无肝炎病史,超声检查发现肝弥漫性回声增强,左内叶有一低回声区,大小26mm×24mm,形态不规则,有正常血管穿过,超声诊断应首先考虑下面哪组疾病的鉴别()
A.肝炎性假瘤与肝转移癌B.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癌C.肝脓肿与肝转移癌D.非均匀性脂肪肝与肝转移癌E.肝囊肿与肝转移癌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化疗的患者常常有肝脏的弥漫性损伤,表现为脂肪沉积,残存相对正常的组织表现为低回声,但乳腺癌肝转移也可以表现为低回声,故该答案为D。
·22、患者,男,43岁,右上腹不适就诊,超声检查发现胆囊颈部有直径10mm强光团,后伴声影,胆囊腔内另可见一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的稍低回声团块,随体位改变略有移动,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最可能的诊断为()
A.胆囊结石伴胆囊穿孔B.胆囊结石伴陈旧性胆汁团C.胆囊结石伴胆囊癌D.胆囊结石伴胆囊腺瘤E.肝肿瘤浸润胆囊腔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患者右上腹不适,胆囊颈部见强回声伴声影,应首先考虑胆囊结石;胆囊腔内另可见一稍低回声,随体位改变而移动,未见血流信号,应首先考虑胆汁淤积所产生的陈旧性胆汁团。
·23、一位胆囊切除患者,超声检查发现沿肝内胆管走行形态不稳定的条索状强回声,紧贴胆管前壁,可见多重反射回声带,超声诊断为()
A.胆系感染B.肝内胆管钙化C.肝内胆管积气D.肝内胆管结石E.肝吸虫病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肝内胆管内形态不稳定的强回声,紧贴胆管前壁,并且有多重反射回声,首先考虑肝内胆管积气;若为肝内胆管结石,则不会形态不稳定,也很少会出现多重反射。
·24、在肾囊肿与肾积水鉴别诊断中,不支持后者的超声表现是()
A.液性区与输尿管积液相通B.较大的囊状结构边缘有伸入的不完全分隔C.多个液性区不连通D.多个液性区可相通E.液性腔有漏斗状突起
答案:C
·27、老年男性患者,排尿困难5年。超声扫查见前列腺增生,膀胱后壁后方囊性回声,大小34mm×23mm,不随体位移动,排尿后缩小。首选诊断是()
A.前列腺囊肿B.精囊囊肿C.膀胱癌D.膀胱壁超声伪像E.膀胱憩室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
患者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5年,其膀胱后壁有囊性回声,排尿后缩小,应首先考虑膀胱壁弹性减低、局部变薄外凸形成的膀胱憩室。
·28、老年女性,54岁,既往无腰部疼痛史,无血尿史,超声检查发现右肾上极实质内可探及稍增强回声,边界清楚,直径12mm,CD-FI:稍增强回声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2个月后复查,稍增强回声未见增大。诊断可能为()
A.肾错构瘤B.海绵肾C.肾上腺瘤D.肾柱肥大E.Wilms瘤
参考答案:A
·29、患者,女,50岁,临床诊断为后腹膜恶性肿瘤,以下哪项正确()
A.纤维瘤B.脂肪瘤C.畸胎瘤D.平滑肌瘤E.横纹肌肉瘤
参考答案:E
·30、患者,女,40岁,胃癌术后2年,发现下腹部包块3月,临床诊断库肯勃瘤(Kruken-berg)。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原发于胃肠道的卵巢转移肿瘤B.超声检查常发现双侧卵巢受侵犯C.卵巢良性肿瘤D.肿瘤组织中存在印戒样细胞E.多伴有腹水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一切从其他器官转移至卵巢的肿瘤,都叫做转移性卵巢瘤,由于德国人库肯勃于年报道了这种独特形态的卵巢瘤,证实为转移瘤,所以也称库肯勃瘤。其实库肯勃瘤是卵巢转移瘤的一种,指肿瘤生长在卵巢内,镜下可见印戒状黏液细胞,间质伴有肉瘤样的浸润的卵巢转移,属于恶性肿瘤。卵巢转移癌双侧者约占80%。多伴有腹水,参考胃肠道或乳腺原发肿瘤病史,有助于诊断和早期发现。
·31、患者,女性,23岁,体检时发现卵巢囊性畸胎瘤,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可产生声影B.也称为皮样囊肿C.最常见于青年女性D.脂肪层浮在液体上方,可见脂液平面E.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囊壁常显示丰富低阻血流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卵巢畸胎瘤是一种常见的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也称为皮样囊肿。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其中95%~98%为良性成熟性畸胎瘤,只有2%~5%为恶性畸胎瘤。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主要表现是盆腔包块,25%患者是偶然发现的,10%患者由于肿瘤破裂、扭转或出血会出现急腹痛。肿瘤内容物由两个或三个胚层多种成熟组织构成,主要含外胚层组织,包括皮肤、皮脂腺、毛发,部分有牙齿及神经组织。彩色多普勒检查其内及囊壁未见丰富血流信号。声像图表现有脂液分层征、面团征、瀑布征、星花征等特异征象,部分伴声影。
·32、患者,女,69岁。自述绝经13年,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5个月,临床诊断:宫体癌,其超声图像特征()
A.彩色多普勒在肿瘤周边或内部可见到较丰富血流,频谱多普勒检测呈低阻特征B.与子宫肌壁分界清楚,彩色多普勒检测呈高阻特征,仅在肿瘤周边有滋养血管C.子宫增大,内膜呈团块状,内含小无回声区,增厚内膜与肌层分界清楚D.彩色多普勒显示病灶区及周围血流异常丰富,形成低阻血流和较多动静脉瘘E.子宫腔内弱回声团块,边界清楚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子宫体癌发生在子宫内膜,又称子宫内膜癌。易发生在绝经后妇女。超声表现:子宫体积增大,轮廓尚规则。子宫内膜增厚,回声增强。弥漫型子宫内膜不均匀增厚,局限型局部呈团块性回声,当癌组织有坏死、出血时,可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增厚的内膜与肌层分界不清。超声可检测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一般分为:无肌层浸润、肌层浸润,还可观察宫颈是否累及。CDFI超声检测子宫动脉和病变部位血流,在肿瘤周边及内部可见较丰富血流,频谱多普勒检测呈低阻特征。
·37、28岁,孕28+周,无任何体征,正常产检时发现胎盘胎儿面切面可见一个4.5cm×2cm的近无回声区,内有运动的光点,多普勒显示没有血流信号。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Wharton胶的沉积物B.绒毛膜血管瘤C.胎盘囊肿D.胎盘静脉池E.胎盘边缘出血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胎盘血池(也称胎盘静脉池)在胎盘绒毛中心部分无绒毛处,胎盘实质中的较大的近圆形暗区,可见细密光点从侧壁流入暗区内,若范围大,将影响绒毛血流的交换。
·38、黄某,女,30岁,孕35周,医院检查,超声提示胎儿十二指肠闭锁,其特征性声像图显示()
A.声像图不能显示胃B.双泡征C.胃移位至胎儿右侧腹部D.胃腔明显增大E.胃下移至盆腔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十二指肠闭锁典型的超声表现为胃及十二指肠近段明显扩张,胎儿上腹横切时可见典型的"双泡征",位于左侧的为胃,右侧的为十二指肠近段。
·39、陈某,30岁,妊娠25周,超声检查发现婴儿型多囊肾,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A.胎儿期肾出现少数囊泡是正常的B.主要为大囊泡C.在晚孕之前总有表现D.肾脏可表现为实质性强回声E.肾脏体积较正常小
参考答案:D
白癜风患者的饮食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