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汪威用了差不多10分钟时间,细细地数了数铁盘里的石子后得出了这个数。这是他从患者姚阿姨的右肾中取出来的结石,是他从医多年来单次取出肾结石数量最多的一次。
一颗右肾取出多颗结石竟是体检才发现
图为被取出的千颗结石。(医院供图)
“无症状肾结石病人很多,很多人以为不痛就可以不用治疗,然而等到症状出现时情况便已经相对较重了。”汪威补充,相比出现腰痛和血尿这些感受得到或看得见的症状,无症状泌尿系结石的并发症更严重,泌尿系结石形成的长期尿路梗阻可导致患侧肾功能逐步丧失,反复泌尿道出血、感染,部分可能导致癌变甚至感染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发生。
“无症状肾结石不易发现,因此定期体检很关键。”汪威提醒,市民要增强保健意识,最好能做到一年一次体检。
肾结石作为常见疾病,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着怎样的关系?哪些人是高发人群?该如何预防?记者采访了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汪威。
结石“青睐”哪些人
“大鱼大肉、久坐、不爱喝水……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让肾结石的患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
汪威介绍,符合以下条件的人,更容易被肾结石“青睐”:
步入中年的男士;亲属中有肾结石者;从事高温作业的工种,如炼钢、锻造工人;长期服用维生素C、氨苯蝶啶、茚地那韦的患者;患有合并反复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畸形、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
“盲目补钙、喝水少、肥胖等也是导致肾结石的重要原因。”他补充,肥胖人群因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多,活动少,更容易导致沉积而形成肾结石,其发病率要远高于常人。
及时补充水分很重要
如何避免肾结石?
“首先要多喝水。水摄入过少、出汗过多,会使尿中钙和盐的过饱度增加,尿中晶体形成,从而引发肾结石。反之,大量喝水能使尿液稀释,减少尿中晶体形成。”
汪威说,喝水的方式最好是少量多饮,尤其是起床后和入睡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每日饮水两升以上(老年人和心功能不全者可酌减),可有效地降低结石发病率,但应避免饮用红茶、咖啡等。饮水后适当运动,也可预防结石发生。
其次是调整饮食结构,要控制含钙、草酸、嘌呤丰富的食物摄入,尽量避免高动物蛋白、高糖、高脂肪饮食。比如菠菜、浓茶、咖啡、辣椒、果仁、动物内脏、酒类等要少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含钙膳食并不会增加肾结石的患病风险。因此,不少人减少牛奶、海带、豆制品等含钙食品摄入是错误的。”
他说,食物中的钙在肠道中会结合容易引起肾结石的草酸根,从而减少尿液中草酸根的浓度,不会增加结石风险。相反,在我国膳食结构普遍少钙的情况下,增加牛奶摄入对身体有益。
再者,对于没有肾结石的普通人,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合理搭配膳食、均衡营养。
对于已出现肾结石的患者应限制食盐(每日小于5克)和过量蛋白质的摄入,增加粗粮及水果摄入量。同时,根据结石的成分和尿液的化验结果,减少富含相应成分的食物摄入,例如有草酸钙结石的病人,应当少吃富含草酸的菠菜、芹菜等;有尿酸结石的病人,应少摄入嘌呤含量高的老火汤、海鲜等。
最后,汪威再次提醒,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常锻炼、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此外,应定期体检,一旦发现不适,一定要由专科医生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来源:FM93交通之声(本内容版权归原发布机构和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谢谢!)
编辑:金龙张静恬责编:季媚瑶
编审:金洪斌
●涨价,倒计时!
●义乌这个山村藏着一家婚俗馆!月老,你怎么看?
●大数据发布,义乌又登上全省第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