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百智
柳百智,男,北京针刀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针刀医学网特别顾问、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及北京汉章针刀医学培训学校客座教授,中华中医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会常委,世界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针刀医学杂志》主编,《中华脊柱病杂志》副主编,北京京昌东方特色医药培训学校副校长。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年主要从事针灸、针刀临床工作。-年从事针刀临床(原中医院四病区主任)、教学(中国中医研究院针刀医学培训中心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培训中心客座教授)、科研(原中医院科研处研究室主任)工作。年至今,医院工作兼职培训。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讲或参与培训全国针刀医学培训初级班、高级班、研修班、手法班等百余期。讲课风趣幽默,深入浅出,实用性强,深受学员们的欢迎
中文名:柳百智
国籍:中国
职业:医师
性别:男
单位:北京针刀总院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01
枕项部肌肉损伤多伴有哪些临床症状?常见的压痛点在什么地方?如何检查?
枕项部主要有斜方肌的枕骨附着处、头半棘肌、头夹肌、枕下肌群或椎枕肌(如图1、图2)包括头大、小直肌、头上、下斜肌等,对慢性劳损患者上述肌肉多同时损伤。常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视物模糊、记忆力减退。不能低头,一低头即可引起头颈部疼痛者,多反映头半棘肌损伤明显;能缓慢低头,不能轻轻点头,低头时伴有头痛,多反映头后大小直肌损伤;水平位摇头动作受限,也可发生水平位的痉挛性斜颈者,多反映头下斜肌损伤;枕项部僵硬疼痛,头晕明显者,多考虑头上斜肌损伤。常见的压痛点在枕部上、下项线之间骨面、第1颈椎的横突结节,第2颈椎棘突侧面。
图1枕下肌群(侧面观)
1.头上斜肌2.第一颈椎横突尖3.头下斜肌
4头后小直肌5.头后大直肌6.第二颈椎棘突
图2椎枕肌群(后面观)
1.头后大直肌2.头上斜肌3.头后小直肌
4.椎动脉5.枕大神经6.枕下神经
7.第三枕神经8.头下斜肌9.第二颈椎棘突
检查方法:患者坐位,微低头,检查者立于患者之后,以左手按住头顶或前额,使颈椎保持适度后凸位置。再以右手拇指在枕骨上、下项线之间,斜方肌、头夹肌、枕后小肌群的枕骨附着点处滑动按压,可查得压痛点;之后右手拇指按压于颈1后结节,第l颈椎横突结节,颈2棘突两个结节上滑动按压。C1横突结节,C2棘突压痛最为敏感,且多有硬结。
02
前斜角肌肋骨上压痛点应如何检查?该处损伤时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前斜角肌也是锁骨上窝部软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附着于第l肋骨的斜角肌结节上。锁骨下动脉在附着处的后方,由前向后横行通过。膈神经在其前方,由后上方向前下方斜行通过。臂丛神经在其后方,由前上方向后下方斜行通过。因此,无菌性炎症病变时,除有颈根外前方不适与疼痛外,还会引起上肢的血管和神经等症象。一般这种颈根痛可(1)向前传射,引起胸锁关节痛;与颈椎棘突软组织劳损一样。也常会发生吞咽不适感,咽喉异物感等症象;(2)向上传射至耳根,出现耳鸣、重听、耳根痛、耳根拉紧感;传射至面颊出现面颊痛、面颊麻感、内眼角痛、鼻翼痛或牙齿不适、牙龈浮肿、牙根痛等,常诊断为面神经痈或三叉神经痛;再向上传射,与肩胛提肌肩胛附着处劳损一样,出现枕骨旁痛与太阳穴痛;(3)向下传射至胸大肌部位,与冈下肌肩胛骨附着处劳损一样,引起前胸症象(包括胸大肌在锁骨下缘、胸骨与第l-6肋软骨附着处的疼痛和压痛);严重病例还可沿同侧腹壁直向大腿前方传射;(4)向侧方传射,沿上臂、前臂直至手指,与冈下肌肩胛骨附着处劳损一样,引起真正的臂丛神经刺激症象和血运障碍症象,如传射痛、麻刺感、肌力减弱、肌萎缩、手部色泽暗紫、发凉、浮肿、脉搏减弱等。检查方法(如图3):检查者用拇指在锁骨上窝符合第l肋骨的斜角肌结节上,作滑动按压,可查得压痛点。
图3前斜角肌压痛点检查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