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曾经历过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聊天吃饭,或者与老友海阔天空的吃火锅,或者在美食街一路逛吃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颌下不知不觉就肿起来了?甚至是颌下又肿又痛,医院的时候却消退了?
您是否不知不觉发现自己经常饭后颌下就鼓起个包块,休息一下又消失了?
或许您觉得能吃能喝的,这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事实上是,您可能是颌下腺导管内结石堵塞引起反复的颌下腺炎!没错,您没有听错,就是结石!
在我们的印象中,结石基本都是肾结石、胆囊结石,可是颈部器官同样会出现结石,今天我们就聊聊头颈部结石之颌下腺导管结石。
一、流行病学情况
颌下腺导管结石是涎石症中最常见的类型,大约占涎石症的80%~90%。涎石症尸检发生率大约1%,临床上约6%~10%的患者合并有肾结石或胆囊结石。
二、为什么会出现颌下腺导管结石?
颌下腺导管开口位于口底,即颌下腺腺体低于导管开口,分泌物需逆重力作用向上经导管开口排泄,且颌下腺导管系统粗大弯曲,异物进入后易嵌顿。同时颌下腺分泌物粘稠,含钙磷等矿物质丰富,容易产生沉淀形成结石。颌下腺导管结石以单发多见,约10%左右的患者结石多发。随着年龄的增长,颌下腺分泌物逐渐变得稀薄,故老年人发病率反而降低。
三、颌下腺导管结石有什么临床表现?
颌下腺导管结石堵塞导管系统的排泄引流,进食后腺体分泌物增多,受到结石堵塞的导管系统无法及时排泄分泌物,从而出现腺体阻塞性炎症引起局部的肿胀隆起,随着分泌物的缓慢排泄,局部的肿胀逐渐消退,故经常出现进食后颌下区的肿胀,休息后则消退。长期的反复发作将引起慢性颌下腺炎并腺体功能减退甚至丧失。
四、如何治疗?
颌下腺导管结石的治疗原则是摘除结石,解除梗阻。传统的手术方法包括取出结石,导管开口重建缝合在口底;颌下腺切除并导管内结石取出后结扎残留导管。目前尚可以考虑涎腺内镜取石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