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李丽云
据媒体报道,浙江海宁张大伯因吃柿子而导致胃结石,医生让喝一周可乐,胃结石变小,顺利取出,出院。
喝可乐可以治疗胃结石?
一时间,网友们纷纷表示感兴趣,可乐真的具备这样“神奇”的药效吗?背后的治疗原理是什么?吃柿子为什么又会导致患上胃结石?怎样治疗才是科学的对症治疗?
带着这些疑问,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医学专家,进行解答。
美食季:胃石症的高发季“柿子、山楂成熟的季节,也正是胃石症的高发季节。很多地方都会有因食用柿子、山楂这两种食物而诱发胃石症的病例发生。”哈尔滨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徐洪雨教授介绍说。
“柿子、山楂形成胃石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柿子和山楂里有鞣酸,与胃酸一起作用,随着胃的蠕动,和胃里没有消化的食物裹在一起,凝结成固体团块,尤其是空腹食用时更容易诱发胃石症。这种因吃植物果实引起的胃结石被称为植物性胃石症。”
针对当前胃石症高发的季节,医院消化内科二病房主任何英说:山楂、柿子诱发的胃石症常常是以块状为核心,随着胃的蠕动,胃内容物会附着,形成的块状结石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结石压迫胃组织,患者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时间长了,结石下方还会形成胃溃疡糜烂组织,容易出血;小的结石还会往下走,也容易造成肠梗阻,甚至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可乐可以治疗胃结石?
针对喝可乐可以治疗胃结石的疑惑,徐洪雨解释:一般临床上的对症治疗就是用碳酸氢钠来溶解因酸而来的胃结石。可乐里含有碳酸氢钠,是弱碱性的,对于早期不硬的胃结石,喝可乐有助于软化溶石效果。但如果胃结石时间很长变得越来越硬,单纯喝可乐或者口服药物效果不好,就需要在内镜下进行碎石治疗。
而何英近期刚刚治疗了一例因空腹食用山楂诱发胃石症的病例,经腔镜检查该患者胃里长了一个婴儿头大小的食物团块“胃石”,占据了胃容积的1/2,胃石表面被一层较厚的白色硬膜包裹。
何英通过让患者事先口服和向胃石内注射碳酸氢钠溶石、器械破碎、剥脱等方法,让一少部分胃石被破碎成了小块。第二天继续让患者口服碳酸氢钠和大量饮用可乐等进行溶石。通过第二次手术将患者大的胃石碎成小块后随胃蠕动排入肠道。
“可乐虽然可以治疗早期较小的胃结石,但可乐里含碳酸氢钠含量较少,不易盲目效仿,单纯依靠喝可乐治疗胃结石,医院对症治疗。”何英提醒说。美食虽好,不易多吃
何英说,山楂柿子这样的食物不易多吃,尤其不易吃太多生山楂,喜欢吃山楂的人可以将山楂煮熟了吃。为方便随时食用,可以一次多煮一些山楂,制作成山楂罐头,以备食用。
据何英介绍,胃石症的发生没有年龄、性别差异。但是,由于山楂、柿子是老年人儿时经常食用的水果,对其有些偏好,所以发病的以老年人居多。胃石症的发生与食用量多少没有关系,有的人胃动力比较弱,不容易排空,吃一点就能会诱发胃结石。
来源:科技日报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
编辑:岳靓
审核:王小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