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的血液循环特点是动脉血液供给比较丰富,而静脉血液回流相对阻力较大。久憋小便后前列腺静脉回流不畅导致前列腺肿大,从而压迫尿道引起小便无法排除。
如果长期反复憋尿,会引起前列腺反复充血,造成静脉回流障碍,局部血液淤滞;同时因为青壮年时期是前列腺分泌最旺盛的时期,前列腺液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最终会导致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不仅仅会引起躯体症状,更重要的是因其反复发作,彻底治愈困难,会导致严重的心理精神症状。
前列腺炎最常见的躯体症状包括:1.排尿不适;可出现尿频(前列腺疾病)、尿道灼痛,疼痛可放射到阴茎头部。清晨前列腺炎的症状尿道口有粘液、粘丝及脓液分泌,尿液混浊或小便后流白。严重时可出现小便终末血尿及排尿困难或尿潴留。
2.局部症状;后尿道、会阴和肛门部不适、重压或饱胀感,前列腺炎的症状下蹲或大便时为甚。
3.放射痛;前列腺或精囊有丰富的交感神经支配,炎症发生时腺体内部张力增大,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转移性腰痛,疼痛可以放射到阴茎、睾丸、阴囊、腹股沟部、会阴、小腹、大腿、臀部、直肠等处。心理症状主要由于长期的不适感在病人心理上产生压力,使患者产生抑郁和担心,尤其是年轻人,因为对生活质量要求高,疾病的反复,尿路症状的不适往往会引起严重的焦虑,甚至会引起性功能障碍。
前列腺炎是否会影响生育?
目前尚无明确的认识,有些患者前列腺炎症状很重,但仍然可以生育;而从理论上讲前列腺发生炎症时,对精液的量,以及精液的成分都会造成影响,从而引起不育。因此这个问题应该辩证地看待。前列腺发生炎症时,前列腺分泌减少,从而使精液量减少,干扰了精子的生存和活动,同时使前列腺液中的酶活性下降,精液粘度增加,液化时间延长;炎症也可使精液的pH降低,并使机体产生抗精子抗体,使精子死亡;前列腺液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细菌毒素,可消耗精浆的营养成分,从而影响精子的存活。但从临床上也可以看出,大多数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其生育能力是正常的,少数患者虽然同时合并不育,也应认识到,引起不育原因很多,如过分强调慢性前列腺炎,往往会忽略其他原因,从而延误治疗时机。如夫妻双方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其他引起不育的原因,也不应过分紧张,慢性前列腺炎还是可以治愈的。
慢性前列腺炎会不会引起性功能障碍呢?
从理论上讲,慢性前列腺炎并不直接损害阴茎勃起的神经血管功能,但由于长期的不适感常在病人心理上产生压力,使患者产生抑郁和担心,特别是不了解本病性质的病人,常会认为自己的性功能有问题,久而久之的精神因素可使病人性欲降低,并发生性功能障碍。加之,前列腺炎的患者在性兴奋时前列腺充血,可引起局部疼痛加重,并可产生射精痛和早泄,而且有些病人害怕有炎症的精液危害女方,久之会产生对性生活的畏惧心理,使性生活减少,性欲下降。
总而言之,慢性前列腺炎对性功能会有一定影响,但大多数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都可完成正常的性生活,甚至有些前列腺炎症相当重的患者,性功能也丝毫不受影响。因此,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解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了解有关的医学知识,必要时可接受一定的心理治疗,正常适度的性生活,不但不会加重前列腺炎症,还可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于对慢性前列腺炎没有特效疗法,且慢性前列腺炎常易复发,因此对本病的预防应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这需要医生与患者的密切配合,尤其重要的是患者的自身调护。1、多饮水,不憋尿,不久坐,不长时间骑自行车,以保持尿路通畅,并有利于前列腺分泌物的排出。2、对于急性的泌尿生殖系感染,如急性前列腺炎、急性附睾炎、急性精囊炎等,应积极彻底治疗,防止其转为慢性前列腺炎。3、性生活要规律,不要频繁手淫,并应注意性生理卫生,以防止前列腺的过度充血及生殖器官感染的发生。4、注意生活起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防止过分疲劳,预防感冒,避免受凉,并进行有效的身体锻炼。5、忌烟酒,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6、对于已治愈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还应每晚热水坐浴,以改善前列腺的血运,防止炎症复发。健康小贴士对于慢性前列腺炎临床上有明显细菌感染证据时,需应用足时、足量的抗生素治疗,对于没有细菌感染迹象时采用综合治疗消除或缓解尿道刺激和盆腔疼痛,包括精神心理调节,口服药物、物理疗法、中医中药疗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治疗目的。慢性前列腺炎是一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疾病。生活习惯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只要让前列腺的血液能得到充分回流,让前列腺运转通畅,慢性前列腺炎就能离我们而去。专家名片吴登龙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专家门诊:周二上午、周五上午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分会常委。。从事泌尿外科医疗工作20余年,具有丰富的泌尿外科、男科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对泌尿外科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断处理具有丰富的经验,擅长泌尿系肿瘤、前列腺疾患、泌尿系结石、尿道狭窄、腔内泌尿外科等的诊治与微创治疗。
在国内首先开展泌尿系统肿瘤蛋白质组学研究、膀胱癌肿瘤干细胞研究。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10余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著4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奖各1项,上海市医学科技奖4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级课题4项,负责上海市启明星、启明星跟踪计划各1项。曾入选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将才工程培养计划。入围上海市科委启明星计划,是启明星跟踪计划负责人、TCRT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