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糖饮料虽然味道很好,但长期饮用会严重危害健康。营养专家强烈呼吁,应少喝或者不喝含糖饮料,尤其是3到17岁的青少年人群。什么是添加糖?
添加糖是指,在食品烹调和制作过程中人为添加的糖,主要包括,白砂糖、绵白糖、红糖、冰糖、麦芽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和果汁中的糖分,是纯能量食物。过多摄入,会增加龋齿、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含糖饮料是添加糖摄入的一大来源。
14个省的饮料摄入量调查显示,我国人群的添加糖摄入水平低于世界卫生组织5%的建议,但同时发现,3到17岁人群饮料消费量较高,饮料高消费者的添加糖功能比已超过6%,其中13到17岁男性饮料高消费者的添加糖功能比达到8.1%。因此,儿童青少年是重点
有多项调查表明,过多摄入含糖饮料会增加患龋齿的风险。并且,吃饭时喝较多的饮料,会降低胃酸的浓度,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2、肥胖
研究表明,每天喝一罐含糖饮料,每年体重将增加约7公斤。目前,国内的含糖饮料,按一瓶ml来算,平均含糖在50克左右,而每克糖会带来4千卡的热量,这样的含糖饮料喝两瓶半所带来的热量就约等于成年女性一顿饭的热量。3、2型糖尿病
肥胖本身就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同时,在含糖饮料中存在的都是易溶解的单糖和双糖,从而造成血糖的迅速升高。4、肾结石
研究者分析认为,含糖饮料降低了钙和钾的摄入量,增加了蔗糖的摄入量,可能是引起肾结石风险升高的重要因素。5、脂肪肝
体内糖分过量会造成脂肪积累,并损害胰岛影响其功能,同时引起肝脏的脂肪过氧化,引发肝纤维化等病变。6、骨质疏松
有两项研究表明含糖饮料和骨质密度降低之间有显著联系,也有研究提示,含糖饮料喝得多,会带来骨折危险增加的趋势。7、高血压
每天只要喝超过毫升的含糖果汁或碳酸饮料,就会给血管“加压”。每多喝一罐含糖饮料,舒张压会高出正常值1.6毫米汞柱,收缩压高出0.8毫米汞柱,说糖对血压的影响更甚于盐并非空穴来风。研究作者们认为,比起减少盐的摄入,奉行低糖饮食对降低血压来说意义可能更大。8、心脑血管病
含糖饮料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子,导致脑卒中与心脏病发作。9、代谢综合征
大量的糖份摄入会对身体,尤其是新陈代谢造成不利影响,关于这一点已经有了翔实的记录。糖与代谢综合征之间已经有了确凿的联系,代谢综合征是许多心血管疾病指征的汇聚,如胰岛素耐受性、高胆固醇、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脂)和过度肥胖,尤其是堆积在腹部的脂肪。如何正确喝水?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者少喝含糖饮料。来源:BTV新闻编辑:李倩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nanjieshi.com/bcsjssby/12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