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麻麻!浙江六旬大妈右肾竟取出余颗......罕见+!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汪威用了差不多10分钟时间,细细地数了数铁盘里的石子后得出了这个数。这是他从患者姚阿姨的右肾中取出来的结石,是他从医多年来单次取出肾结石数量最多的一次。一颗右肾取出多颗结石竟是体检才发现患者姚女士今年63岁,是一位农民,平时除了高血压,没有其他基础疾病,体检时发现双肾多发结石,左肾重度积水,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后转至该院治疗。由于姚女士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及左肾多发结石梗阻,导致其左侧肾脏功能几乎已完全丧失,如何保证右肾功能成为了当务之急。经全面检查,医生决定为她进行右肾肾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手术大概耗时2个多小时,整体比较顺利。”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汪威表示,肾结石是常见疾病,但像姚女士这样单颗肾便长了上千颗结石的,实属罕见。他介绍,姚女士原本肾盂出口就有结石导致不完全梗阻,但无明显症状,只觉得腰酸背胀,因此也未将病情放在心上。因长时间肾盂排尿不通畅,这才导致了继发性结石。图为被取出的千颗结石。(医院供图)“无症状肾结石病人很多,很多人以为不痛就可以不用治疗,然而等到症状出现时情况便已经相对较重了。”汪威补充,相比出现腰痛和血尿这些感受得到或看得见的症状,无症状泌尿系结石的并发症更严重,泌尿系结石形成的长期尿路梗阻可导致患侧肾功能逐步丧失,反复泌尿道出血、感染,部分可能导致癌变甚至感染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无症状肾结石不易发现,因此定期体检很关键。”汪威提醒,市民要增强保健意识,最好能做到一年一次体检。肾结石作为常见疾病,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着怎样的关系?哪些人是高发人群?该如何预防?记者采访了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汪威。结石“青睐”哪些人“大鱼大肉、久坐、不爱喝水……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让肾结石的患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汪威介绍,符合以下条件的人,更容易被肾结石“青睐”:步入中年的男士;亲属中有肾结石者;从事高温作业的工种,如炼钢、锻造工人;长期服用维生素C、氨苯蝶啶、茚地那韦的患者;患有合并反复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畸形、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盲目补钙、喝水少、肥胖等也是导致肾结石的重要原因。”他补充,肥胖人群因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多,活动少,更容易导致沉积而形成肾结石,其发病率要远高于常人。及时补充水分很重要如何避免肾结石?“首先要多喝水。水摄入过少、出汗过多,会使尿中钙和盐的过饱度增加,尿中晶体形成,从而引发肾结石。反之,大量喝水能使尿液稀释,减少尿中晶体形成。”汪威说,喝水的方式最好是少量多饮,尤其是起床后和入睡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每日饮水两升以上(老年人和心功能不全者可酌减),可有效地降低结石发病率,但应避免饮用红茶、咖啡等。饮水后适当运动,也可预防结石发生。其次是调整饮食结构,要控制含钙、草酸、嘌呤丰富的食物摄入,尽量避免高动物蛋白、高糖、高脂肪饮食。比如菠菜、浓茶、咖啡、辣椒、果仁、动物内脏、酒类等要少食用。“需要注意的是,含钙膳食并不会增加肾结石的患病风险。因此,不少人减少牛奶、海带、豆制品等含钙食品摄入是错误的。”他说,食物中的钙在肠道中会结合容易引起肾结石的草酸根,从而减少尿液中草酸根的浓度,不会增加结石风险。相反,在我国膳食结构普遍少钙的情况下,增加牛奶摄入对身体有益。再者,对于没有肾结石的普通人,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合理搭配膳食、均衡营养。对于已出现肾结石的患者应限制食盐(每日小于5克)和过量蛋白质的摄入,增加粗粮及水果摄入量。同时,根据结石的成分和尿液的化验结果,减少富含相应成分的食物摄入,例如有草酸钙结石的病人,应当少吃富含草酸的菠菜、芹菜等;有尿酸结石的病人,应少摄入嘌呤含量高的老火汤、海鲜等。最后,汪威再次提醒,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常锻炼、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此外,应定期体检,一旦发现不适,一定要由专科医生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nanjieshi.com/bcsjsszz/11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