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及养肝护肝时,很多人直觉的联想到枸杞,的确,对于许多人来说,枸杞被视为养肝的代表,被普遍认为是肝脏的主要修复剂,不论是在传统中医学还是现代医学中,枸杞的确具有对肝脏健康有益的特性,在中医学理论中,枸杞属于肝肾经,被认为能够滋养肝肾,增进精气明目。
事实上,肝脏的健康除了饮食方面的保养,更重要的是远离过度饮酒和高脂食物。并保持适量的运动,总的来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确保肝脏健康的最佳方法,因此,如果要选择一种对肝脏健康有益的修复剂,那么最关键的还是不伤害肝脏,远离对肝脏有害的因素,有些事情绝对不能轻忽,甚至需要尽量避免。
1.饮酒。酒精本身及乙醇能够直接对肝细胞造成伤害,当体内的酒精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肝脏就会发生变性坏死,这导致了脂肪代谢的障碍,使得脂肪在肝脏内积聚,形成酒精性脂肪肝。随着摄入酒精量的增加和饮酒时间的延长,这种情况可能会升级为酒精性肝炎,进而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再往后甚至可能发展成肝癌,因此我们必须要意识到,饮酒对肝脏的危害极大。
在这里我们要提醒大家,其实没有所谓的安全饮酒量,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饮酒,或者极力减少饮酒,这不仅是对肝脏健康的负担,更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我们不时提醒观众,要警惕一些常见但可能威胁肝脏健康的行为。
2.乱吃药,尝试偏方,或者过量使用保健品等。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化工厂,负责解毒,是药物浓缩转化和代谢的主要器官,因此肝脏中的药物浓度也是最高的,如果进入肝脏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具有毒性,致癌性,或者引发人体过敏反应,肝脏就可能受到损害,例如发生肝组织细胞发炎,或胆汁淤积等问题。
除此之外,许多人对一些中草药,保健品等只有一种误解,认为它们比真正的药物更安全,更天然,然而这种观念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事实上,因中草药引起的肝损害案例并不鲜见,已经被医学界所确认,更令人担忧的是,研究显示至少有60种中草药及其制剂可能导致肝脏损害,包括一些常见的中药材,如首乌,黄芩,马兜铃,雷公藤,苍耳子,百合,番泻叶,薄荷,丁香,肉豆蔻等。
因此我们在这里要强烈呼吁大家,在生病时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如果出现不适,应该及时与医生沟通,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自行处方,不要随意使用药物,也不要使用任何非专业医生开具的中药材,偏方或保健品,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用药方式,我们才能确保我们的肝脏健康。
3.生吃淡水鱼虾。可能携带有肝吸虫,这种情况下,如果虫从口入人体,感染上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肝吸虫病在感染初期通常并无明显症状,难以察觉,然而随着虫子在肝脏内大量繁殖,就会导致胆管阻塞,胆汁滞留,进而引发肝脏肿大,纤维化,胆结石,胆管炎,胆囊炎等问题,甚至可能进一步演变为肝硬化。肝癌和胆管癌等严重疾病,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就算在生吃淡水鱼虾时蘸醋,酱油,芥末等调味料,或者喝高度酒,也很难杀死肝吸虫的活囊幼,因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坚决拒绝生吃淡水鱼虾,如果不慎在某些场合吃了生鱼生虾,而怀疑自己可能受到感染,应该尽快就医,进行粪便检验,以便早日发现并治疗潜在的问题。
4.高糖饮食。无论是各种含糖零食、甜点、饮料、菜肴,甚至使一些高糖分水果都让人难以抗拒,然而尽管吃糖的瞬间愉悦感十分美好,但后果却可能十分严重,长期摄入高糖食物,可能对脂肪代谢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三型肝油在肝脏积聚,进而引发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肥胖问题。被誉为百病之源,根据研究统计,由于过度摄入糖分导致的肥胖,糖尿病,心脏病和肝脏疾病等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高发。
此外,高糖饮食引发的血糖急速上升和肥胖也是肝脏疾病。以及肝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严肃看待这个问题,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版的建议,成年人每天的添加糖摄入量,应该控制在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这样的控制不仅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也能避免许多潜在的健康风险。
5.过晚睡觉。根据中医的观念,夜间的23点至次日凌晨3点整是养肝养血的最佳时间,这段时间内,肝脏得以进行血液的新陈代谢和修复,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现代医学也证实了这一点,指出肝细胞再生主要发生在凌晨,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时间段,已损伤的肝细胞可能就无法再生,进一步加重了肝脏的负担。因此总结来看,我们强烈建议大家避免熬夜,最好在晚上11点之前就入睡,这样不仅有助于维护肝脏的健康,也能够确保我们的整体身体健康,让我们懂得珍惜每一个夜晚,给予我们的身体充足的休息和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