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WAISHAN
腹外疝
什么是腹外疝
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称为疝。疝多发于腹部,以腹外疝多见。腹外疝是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壁膜,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所形成。
病因
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是腹外疝发病的两个主要原因。引起腹内压力增高的常见原因有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难(如前列腺增生症、膀胱结石等)、腹水、妊娠、搬运重物、婴儿经常啼哭等。
腹股沟疝
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统称为腹股沟疝,男性多见,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1。
腹股沟疝早期手术效果好、复发率低;若历时过久,疝块逐渐增大后,加重腹壁的损伤而影响劳动力,也使术后复发率增高。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腹股沟疝一般均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术前护理
1
卧床休息疝块较大者减少活动,多卧床休息
2
消除引起腹内压升高的因素有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妊娠等可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而暂不行手术者,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症状。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指导病人戒烟;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多饮水多吃蔬果等粗纤维食物,保持排便通畅。
3
完善术前准备年老体弱、腹壁肌肉薄弱或复发疝的患者术前应加强腹壁肌肉锻炼,并练习卧床排便、使用便器等;术前两周应停止吸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术前7日停药,需要抗凝治疗的患者术前根据医嘱停药。
术后护理
1
休息与活动传统疝修补术后3-5日病人可离床活动,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一般次日即可下床活动。年老体弱、复发性疝、绞窄性疝、巨大疝等患者可适当推迟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卧床期间鼓励床上翻身及活动肢体。
2
饮食护理术后如无恶心、呕吐可遵医嘱进食,再过渡至软食或普食。
3
防止腹内压升高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引起咳嗽;在咳嗽时用手掌按压,以保护切口和减轻震动引起的切口疼痛;保持排便通畅,便秘者予通便药物,避免用力排便;因麻醉或手术刺激引起尿潴留者,必要时予导尿。
4
预防阴囊水肿因阴囊比较松弛、位置低,渗血、渗液易积聚于此。为避免阴囊内积血、积液和促进淋巴回流,术后可用丁字带托起阴囊。
5
预防切口感染切口感染是引起疝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发现切口有红、肿、疼痛等及时告知医生或护士进行处理;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如敷料脱落或污染及时告知医护予更换。
出院指导
活动指导出院后应逐渐增加活动量。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活动或提举重物。
饮食指导调整饮食习惯,保持排便通畅,多进食蔬菜瓜果等粗纤维食物。
防止复发减少和消除引起腹外疝复发的因素,并注意避免增加腹内压的动作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