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主要神经受损,会出现哪些临床变现呢?小编带你一览究竟....
各神经功能分述
神经系统功能介绍:
⒈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其他各系统的共功能活动,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⒉神经系统通过调整机体功能活动,使机体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维持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
⒊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发展过程中,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产生了语言和思维,人类不仅能被动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且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使自然界为人类服务,这是人类神经系统最重要的特点。
主要神经损伤临床表现记忆口诀尺爪桡垂腕正中手似猿腋损方形肩股伤四头瘫胫损勾状足腓总下内翻
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mediannerve)(C6~T1)在腋部由臂丛外侧束与内侧束共同形成,在臂部沿肱二头肌内行走,降至肘窝后,穿旋前圆肌二头之间行于前臂正中指浅、深屈肌之间达腕管,穿掌腱膜深面至手掌,分成数支指掌侧总神经,每一指掌侧总神经又分为两支指掌侧固有神经沿手指两侧行至指尖。
在臂部与肱动脉一致;在前臂为从肱骨内上髁与肱二头肌腱连线的中点,至腕前区远侧横纹中点稍外侧的连线。
支配肌肉正中神经在通过旋前圆肌两头之间时,发出运动支支配下列肌肉:①旋前圆肌,其功能是使前臂旋前;②桡侧腕屈肌,其功能是使手桡侧屈曲,屈腕;③掌长肌,其功能是屈腕;④指浅屈肌,其功能是使示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中节指骨屈曲。正中神经通过旋前圆肌两头之间后,发出前骨间神经,支配下列肌肉:①拇长屈肌,其功能是使拇指末节屈曲;②第1、2指深屈肌,其功能是使示指、中指末节指骨屈曲;③旋前方肌,其功能是使前臂旋前。在腕管的远端,正中神经支配:①拇短展肌,其功能是使拇指掌部外展;②拇对掌肌,其功能是使拇指掌部向对侧;③拇短屈肌浅头,其功能是使拇指近端指节屈曲;④第1、2蚓状肌,其功能是屈曲示指、中指的近端指节和伸直其远端2个指节。感觉支分布于手掌桡侧半皮肤,拇指、示指、中指和无名指桡侧半掌面皮肤,并覆盖在相应手指的掌指关节掌面皮肤及示指、中指和无名指桡侧中、末节指骨背面的皮肤。
正中神经在臂部损伤时可累及全部分支,表现为前臂不能旋前,屈腕无力,拇、示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对掌,鱼际肌萎缩,手掌平坦,称为“猿手”。感觉障碍以拇指、示指和中指的末节为明显。亦可见明显的血管收缩和营养障碍。
桡神经(radialnerve)
由第5~8对颈神经和第1对胸神经的前支进入后束发出而形成。在腋窝内位于腋动脉的后方,并与肱深动脉一同行向外下,先经肱三头肌长头与内侧头之间,然后沿桡神经沟绕肱骨中段背侧旋向外下,在肱骨外上髁上方穿外侧肌间隔,至肱肌与肱桡肌之间,在此分为浅,深二支,损伤后的主要运动障碍是前臂伸肌瘫痪,表现为抬前臂时呈“垂腕”状态。感觉障碍以第1、2掌骨间隙背面"虎口区"皮肤最为明显。桡骨颈骨折时,也可损伤桡神经深支,其主要症状是伸腕能力弱和不能伸指。
自腋后襞下缘外端与臂交点处,斜过肱骨后方,至肱骨外上髁的连线
桡神经损伤有什么症状
(1)运动:上臂桡神经损伤时,各伸肌属广泛瘫痪,肱三头肌、肱桡肌、桡侧腕长短伸肌、旋后肌、伸指总肌、尺侧腕伸肌及食指、小指固有伸肌均瘫痪。故出现腕下垂,拇指及各手指下垂,不能伸掌指关节,前臂有旋前畸形,不能旋后,拇指内收畸形。
检查肱三头肌及伸腕肌时,均应在反地心引力方向进行。拇指失去外展作用,不能稳定掌指关节,拇指功能严重障碍。因尺侧腕伸肌与桡侧伸腕长短肌瘫痪,腕部向两侧活动困难。前臂背侧肌肉萎缩明显。在前臂背侧桡神经伤多为骨间背神经损伤,感觉及肱三头肌,肘后肌不受影响,桡侧腕长伸肌良好。其他伸肌均瘫痪。
(2)感觉:桡神经损伤后,手背桡侧半、桡侧两个半指、上臂及前臂后部感觉障碍
尺神经
尺神经(ulnarnerve)(C7~T1)发自臂丛内侧束,沿肱动脉内侧下行,至三角肌止点以下转至臂后面,继而行至尺神经沟内,再向下穿尺侧腕屈肌至前臂掌面内侧,于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尺动脉内侧继续下降到达腕部。在腕部,尺神经于腕骨的外侧穿屈肌支持带的浅面和掌腱膜的深面进入手掌。
从腋窝的顶,经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间,至豌豆骨桡侧缘的连线。
尺神经在前臂的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向尺侧屈腕)、第3、4指深屈肌(第4、5手指末节指骨屈曲)、掌短肌(手尺侧近端的皮肤肌肉)、小指展肌(小指外展)、小指对掌肌(小指对掌)、小指屈肌(小指屈曲)、第3、4蚓状肌(第4、5指掌指关节屈曲及近端指间关节伸直)、骨间肌(掌指关节屈曲及近端指间关节伸直)、拇收肌(拇指掌部内收)及拇短屈肌深侧头(拇指第1指节屈曲)。
尺神经发出的感觉支有:①掌皮支,分布小鱼际肌表面的皮肤;②背皮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和小指、无名指尺侧半背面的皮肤;③终末浅皮支,分布于手掌尺侧面远端皮肤和小指、无名指尺侧掌面的皮肤
尺神经在臂部损伤时,主要表现为屈腕能力减弱,屈4、5指的远节指骨不能屈曲及拇指内收力弱,小鱼际肌及骨间肌明显萎缩,各指不能互相靠拢,各掌指关节过伸,第4、5指的指间关节弯曲,称为“爪形手”,其感觉障碍则以手内侧缘为主。
尺神经在前臂的走行
主干经屈肌支持带浅面,伴行于尺动脉尺侧入手掌,在豌豆骨外下方分为浅、深两支。
坐骨神经
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途经骨盆,并从坐骨大孔穿出,抵达臀部,然后沿大腿后面下行到足。管理下肢的感觉和运动,由腰神经和骶神经组成。
坐骨神经的分布如何?
来自腰4~腰5神经和骶1~骶3神经根。是所有神经中最粗者。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到臀部,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依次横过闭孔内肌,上下籽肌及股方肌的后方,支配这些肌肉,并沿大收肌后面,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之间下降,途中发出肌支至大腿的屈肌,坐骨神经在到窝以前,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支配小腿及足的全部肌肉以及除隐神经支配区以外的小腿与足的皮肤感觉。
坐骨神经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坐骨神经实际上是由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组成。这两根神经自起始部至窝以上,由结缔组织总鞘将其包绕于内,但两神经的纤维并不是交叉连接在一起,坐骨神经大多数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至臀部。继而向外下经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垂直下行至股后部,在人群中坐骨神经在骨盆、臀部存在变异,约40%。由于坐骨神经或其他部分穿过梨状肌、受肌肉收缩压迫的影响而产生疼痛称为梨状肌综合征。
相关疾病——坐骨神经痛
它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按病损部位分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前者多见根性坐骨神经痛病变位于椎管内,病因以腰椎间盘突出最多见,其次有椎管内肿瘤、腰椎结核、腰骶神经根炎等。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变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经行程上,病因有骼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臀部外伤、梨状肌综合征、臀肌注射不当以及糖尿病等。
胫神经(tibialnerve)行程、分支及其分布
胫神经为坐骨神经本干的直接延续,在腘窝内与腘血管伴行,在小腿经比目鱼肌深面伴胫后动脉下降,过内踝后方,在屈肌支持带深面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二终支入足底。足底内侧神经,经拇展肌深面,沿足底内侧前行,分布于足底肌内侧群及足底内侧和内侧三个半趾跖面皮肤。足底外侧神经,经拇展肌及趾短屈肌深面,至足底外侧向前,分布于足底肌中间群和外侧群,以及足底外侧和外侧一个半趾跖面皮肤。胫神经在腘窝及小腿还发出肌支支配小腿肌后群。
胫神经发出腓肠内侧皮神经,伴小隐静脉下行,在小腿下部与腓肠外侧皮神经(发自腓总神经)吻合成腓肠神经,经外踝后方弓形向前,分布于足背和小趾外侧缘的皮肤。
胫神经受损表现
胫神经损伤的主要运动障碍是足不能跖屈,内翻力弱,不能以足尖站立。由于小腿前外侧群肌过度牵拉,致使足呈背屈及外翻位,出现“钩状足”畸形。感觉障碍区主要在足底面。股骨髁上骨折及膝关节脱位易损伤胫神经,引起小腿后侧屈肌群及足底内在肌麻痹,出现足跖屈、内收、内翻,足趾跖屈、外展和内收障碍,小腿后侧、足背外侧、跟外侧和足底感觉障碍。
腓总神经
腓总神经(
应按损伤原因进行相应治疗。为了促使神经功能的恢复可给予理疗、电刺激、针灸、体疗以及B族维生素等。
细胞最长的突起是轴突,它传导着向外传出的信号。其余的突起是树突,数量不等,主要接收从其他细胞传来的信息。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神经元分为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负责携带信号传向中枢神经系统,而向外传播的信号是由传出神经元传导的。一组组传入纤维从脊椎骨间的空隙进入脊髓形成脊神经后根;传出纤维也从同样的间隙以脊神经前根的形式离开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的传出纤维可划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植物)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纤维激活对骨骼肌或随意肌的控制,而自主(植物)神经纤维对平滑肌或不随意肌起作用,也对心肌和多种内部器官和腺体起作用。
自主神经系统与无意识功能有关,可被进一步分类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这两种成分经常存在于同一个腺体或器官,彼此相互拮抗。
一般地说,交感部分在需要快速行动时起作用,而副交感神经可以拮抗交感神经。自主神经系统调节正常情况下无意识的生理活动,比如呼吸、心率、血液流动、体温控制、消化、腺体分泌及排泄。
小知识库1.人体最大的细胞是成熟的卵细胞(直径0.1毫米)。
2.人体最小的细胞是淋巴细胞(直径6微米)。
3.人体寿命最长的细胞是神经细胞。
4.人体寿命最短的细胞是白细胞。
5.人体中分布最广的组织是结缔组织。
6.人体中最长、最粗大的神经是坐骨神经(约1米长,直径1厘米)。
7.人体中最大的器官是皮肤。
8.人体皮肤最厚的部位是手掌和足底(约4毫米)。
9.人体皮肤最薄的部位是眼皮(约0.5毫米)。
10.人体最长的骨是股骨。
11.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12.人体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
13.人体血液中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是白细胞。
14.人体中管壁最厚、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是动脉。
15.人体中管壁最薄、血流速度最慢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16.血压最高的血管是主动脉。
17.血压最低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
18.含氧气最多的血液是肺静脉中的血液。
19.含二氧化碳最多的血液是肺动脉中的血液。
20.心脏四个腔壁最厚的是左心室壁。
21.人体中最大的淋巴器官是脾。
22.人体中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1.5千克)。
23.人体中最长和最大的消化器官是小肠。
24.人体中含养料最丰富的血液是肝门静脉中的血液。
25.人体中含有毒物质最少的血液是肝静脉中的血液。
26.人体中含尿素最多的血液是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
27.人体中含尿素最少的血液是出球小动脉中的血液。
28.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是甲状腺(30克)。
29.人体最小的内分泌腺是垂体(约0.5克)。
30.人体中含脂肪最多的血管是上腔静脉。
——人体之最
●天民针刀立足于湖北中医药大学针刀医学研究中心,以权威专家张天民教授为首席专家,致力于针刀规范化、标准化操作的推广,以及由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和网眼理论为基础的针刀整体松解术的传承。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