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泌尿道阻塞常见于公猫,其定义为因炎症或压迫到输尿管、膀胱、尿道等以及结石阻塞而造成少尿或无尿的症状。猫的发生率较犬高,且较易发生在3-8岁的公猫,没有明显的品种特异性。常造成泌尿道阻塞的原因如:尿路结石,泌尿系统疾病、前列腺疾病、解剖构造异常,肿瘤等。本病例是由于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尿道阻塞,前期通过手术治疗和后期饮食调整、给予药物、处方饲料的使用、尿液酸碱度的调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关键词:阻塞;公猫;炎症;导尿;手术
前言
泌尿道阻塞常见于公猫,其定义为因炎症或压迫到、输尿管、膀胱、尿道等以及结石阻塞而造成少尿或无尿之情形。确切造成炎症的因子尚未明了,目前认为炎症的发生与病毒感染、生活环境以及饮食十分相关。治疗措施包括导尿、饮食调整、药物控制、处方饲料应用、尿液酸碱度调节、输液治疗及处理潜在疾病等,当上述手段不能有效治疗或控制疾病时,也可采用公猫尿道造口术进行治疗。[1]
1病例介绍
年4月9日接诊一喜玛拉雅猫,雄性未去势,5岁,未免疫驱虫,体重5.15kg,精神状态一般,营养状态良好,平时养在家里,以猫粮为主,最近未配过种,主诉最近两天出现反复蹲猫砂的表现,且饮食欲下降,大便正常未见小便。
1.1临床检查
体温:38.2℃,心率:次/min,呼吸频率:30次/min,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腹部触诊敏感,可摸到呈梨形的充满尿液的膀胱。可视粘膜颜色正常,CRT2/S,BCS6/9,脱水6%其他未见明显异常。
2实验室检查
2.1血液学检查
2.1.1血液的采集与制备
将猫侧卧定,从后肢内侧隐静脉采集静脉血液1.5,1ml放入生化管,用肝素抗凝,0.5ml放入血球管,用枸橼酸钠抗凝。
2.1.2血常规检查
将采集好的血液样本,用迈瑞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该病犬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检查结果详见表1
根据血细胞分析报告表明,该猫白细胞总数正常,嗜中性粒细胞比率值升高和淋巴细胞比率降低提示应激血象的表现,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积压轻度升高提示有脱水的表现。
2.1.3生化检查
将肝素抗凝管管中的血液样本放入兽医专用生化离心机中以转/min离心5分钟,使用日本富士兽医专用生化分析仪对样本进行检测,检查结果详见表2
通过生化指标可以看出GPT、ALP升高可能由于最近两天没进食胆汁淤积所致,BUN、CRE、IP、K升高说明由于尿闭引起的肾后性氮质血症和高钾血症。
2.2影像学检查
2.2.1X光检查
X光显示:膀胱体积较大,显影清晰,未见明显结石颗粒,双肾显影清晰,右肾的大小超过了3个第二腰椎的长度。
2.3尿液检查
2.3.1尿液的采集
在导尿疏通尿道的同时进行尿液采集。将猫侧卧保定,将阴茎向后推,同时捏住包皮向头侧推,使阴茎突出。用抗菌药液轻柔的冲洗阴茎头,然后用生理盐水将抗菌药液冲洗掉,用灭菌水溶性润滑剂润滑导管头,轻柔的将直径3.5Fr聚丙烯导尿管插入尿道口,在插入0.5cm时遇到阻力,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导尿管,在冲洗几次之后阻力消失,然后继续前进插入膀胱内。
2.3.2尿常规检查
将该猫的尿液滴于尿常规检测试纸上,放入尿液分析仪中进行检测。检查结果详见表3
2.3.3尿沉渣检查
将采取的的新鲜尿液放入离心管,0转/min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混合剩下尿液,然后取一滴尿液进行尿沉渣检查,检查结果见图一。
图一尿沉渣中有磷酸铵镁结晶,且存在大量的细胞。结合尿常规检查说明泌尿系统存在出血和炎症。
2.4确诊
根据该病猫的临床症状和特点表现,结合影像和实验室的各项检查结果,最终诊断为猫的下泌尿道炎症引起的泌尿道阻塞,伴发肾后性氮质血症,对肾脏功能的评估需在解除阻塞进行稳定治疗后再进一步评估。
3治疗
治疗通常旨在缓解阻塞的病因。调整尿路pH值、导尿、增加饮水量和饲喂猫泌尿道处方量以及下泌尿道冲洗或进行手术移除阻塞源。感染性的膀胱炎或尿道炎可给予抗生素配合尿路酸化剂,来改善因细菌增殖造成的尿液碱化。合本病例主人考虑尿道造口术来预防再次出现尿道阻塞的情况。
3.1手术方法
3.1.1保定及麻醉
术前15分钟皮下注射静安舒0.25ml,痛立定0.5ml,后丙泊酚3ml静脉注射诱导麻醉后进行插管,然后异氟烷3%浓度维持3分钟之后以2%浓度维持,同时0.9%氯化钠50ml头孢曲松钠0.25g以30ml/h的速度静脉输液。将猫腹卧保定,尾前翻与脊柱平行固定,后腹部垫一椭圆形物品,使猫呈前高后底姿势,充分暴露会阴部,肛门塞入棉花球,并将肛门做荷包缝合。[2]术部剃毛消毒,创巾隔离(图二)。
图二
图三
先进行常规的公猫阉割术,切口位于距肛门口1.5公分向下沿阴囊基部至包皮下端做一弧形切口,对侧以同样方法切开,将皮下组织充分离找到阴茎,分离阴茎直达尿道球腺(图三),于阴茎骨末端做环切截断尿道,切开尿道至尿道球腺处。适当修饰尿道球腺与包皮粘膜,并用PGA4-0圆针对之进行断端吻合(图四)。常规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图五)。术后留置三天导尿管,抗生素治疗七天,每天观察猫排尿情况,并检测其生理指标情况。[3]
图四
图五
3.2术后护理
术后常规输液,并给予抗生素,监测其生化和血常规指标,留置三至四天导尿管,术后七天拆线。日常饮食改成泌尿道处方量,并给予尿痛舒和利尿通酸化尿液和保护膀胱粘膜。
血常规显示通过补液,脱水症状有所缓解,血小板略微偏低可能是血小板凝集所致。
尿闭症状缓解并对症治疗,指标基本上恢复正常,尿素氮略偏高。
4讨论
4.1原因与相关性
公猫尿道阻塞最常见的原因,为自发性尿道炎、膀胱炎、尿道栓子、结石。猫的尿道阻塞,有一半以上为尿道栓子和自发性尿道炎、膀胱炎所致。
预后取决于阻塞的时间、可逆性及肾功能的恢复。如果阻塞不能经由治疗而排除,若早期排除且阻塞时间较短,仍会保持良好的肾功能。但大部分的猫在治疗后6-12个月内仍有复发的机会,因此建议可给予动物泌尿道处方饲料,时常更换饮水以引诱动物多喝水,可减少结晶的机会且改善尿路感染的情况。若肾功能己受影响,则饲料的选择、体液离子的平衡与血液中废物的排除变得相当重要。
公猫尿道造口手术有多种的操作方式,其中使用叶氏会阴尿道造口手术,即把包皮与会阴部尿道进行吻合,使得尿道粘膜无需暴露在外面。降低了猫咪舔咬的风险。但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无论使用哪一种尿道造口手术,阴茎必须分离得足够多,手术造口必须超过尿道球腺的狭窄部。会得到廓然开朗的感觉。
个别猫咪会因为瘢痕的生长导致尿道重新狭窄,但这并不常见。个别的猫咪会因为炎症分泌物,或者结石比较大,会堵塞已经扩张过的尿道,这也不是很常见。通常需要再次造口,是因为第一次造口的位置不够深入。另外一个堵塞的原因是因为缝针没有缝合到尿道粘膜,导致软组织向内增生。
尿道造口只能解决公猫下泌尿综合症产生的结晶与炎症分泌物堵塞尿道形成尿毒症的问题。该手术并不能解决下泌尿道综合症的病因。下泌尿综合症的原因繁多,而且比较难确定。手术是一个权宜之计,也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但不是唯一的根本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刘振轩等.猫常见疾病临床指引.台湾爱思唯尔[M]..08,-
[2]梁永春,吕长荣,一例公猫的尿道造口手术[J].动物医学进展,,29(7):-
[3]吴仲恒,张盈盈,先文俊,两例公猫改良尿道造口术[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年第3期
[4]刘振轩等.猫常见疾病临床指引.台湾爱思唯尔[M]..0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