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天注定,六分靠后期。
早就有研究机构表明,一个人的寿命先天因素有40%跟我们的遗传和基因相关,这是刻在DNA里面的代码,难以更改。
这四分,是天注定的。
基因和遗传我们很难去做一个客观数据化的论证,但有一个不错的验证方法是往上数自己的先辈们,除开生病和其他外界因素,他们的寿命是多少岁,那么换算下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你会活的比他们更久,这其中一点原因就是后期因素。
举个例子,我爷爷是八十多岁去世的,我婆婆至今还健在;而我外爷也还健在,我的外婆则在六十多岁的时候因为癌症而去世。
按照这个基因和遗传来看,这四分我个人还是比较不错的,这是先天因素,四分天注定。
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基因和遗传,这是先天因素的四分,但后面的大头,这六分是可以靠着我们自身的改变去改变的。
换言之,四分只是地基,固然很重要,可真正决定一座大厦高度的,依然还是取决于你有多少钢筋混凝土。
而这六分的“钢筋混凝土”,则是多维度、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在共同决定我们的寿命。
一、后天环境这里的后天环境,指的还不是所谓的饮食和工作习惯。
后天环境,单指我们所生活的地方的水土、空气和人文。
人文也算吗?
当然算了,英国人给奶牛戴上VR设备,放舒适的音乐,奶牛的产奶量都要比高出30%-40%,这其实就是所谓的人文。
心理因素,水土和空气,就是后天环境。
当然了,这里也包括其他的“硬件设施”。
例如,过去一个孩子出生是接生婆,天然的硬件条件不足今天。再比如,过去的孩子用的是纸尿布,可以换洗多次的那种,而今天的孩子用的是一次性纸尿布,用完就扔,哪个更健康对宝宝更好?这一点不用说。
再比如,过去吃的是井水,看起来是纯天然,可很多地方的井水天然过滤其实是不达标的,有可能碱性很重,水质很“硬”,这样的水长期喝下来就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而今天城市里的自来水,虽然是后天的,可是会过滤和杀菌啊,就干净而言,绝对优于过去的井水。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住在“长白山”的。
水更好了,硬件条件设施也更好了,孩子夭折的概率更低了,医疗条件更好了,自然寿命也就更高。
当然了,今天也不一定就完全比过去好。至少有一点,是无法和过去相比的。
那就是空气。
空气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越来越差,虽然现在有些许改善,但肯定是无法和过去相比的。
不过和其他优势相比,空气这一点可以忽略不计。
这也是为什么,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的人均寿命在不断提高,到现在已经快八十岁了。
后天因素的提高,远比基因和遗传要更为重要,至少会反映在大数据里面。
二、后天饮食的改变与现在的00后不同,以前的孩子小时候是没有奶粉喝的,更别说什么牛奶、各种名贵钙片吃了。
有人说过去的饮食没有农药,过去的饮食更健康,其实这纯属就是扯犊子了,过去也许是没有农药,可过去哪有今天的这么多肉类和蛋白质的补充呢?
随着我们对健康的重视,以及生物化学的进步,我们意识到要多吃肉类,每天要多补充蛋白质,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吃油和盐更健康,可过去哪有这么多讲究,有的吃就算不错了。
后天饮食的改变,现在国人几乎每天都能够吃到肉、蛋,以及美味的食品带给我们身心愉悦的快乐,这些东西都能够为我们的寿命长度添砖加瓦。
说了这么多,其实都还没说到点子上,真正让人类寿命大幅提高的,还得看生物医疗带来的革命性进步。
三、后天生物医疗的进步“年,英国人列文·虎克利用自己制作的可以放大倍显微镜观察到了酵母里含有球形的小颗粒(即酵母菌)。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显微镜看到细菌和原生动物的人。”
俗话说病从口入,过去我们以为看得见的才是“病”,后来直到显微镜的发明我们才知道,原来看不见的才是危害人类的罪魁祸首。
细菌我们看不见,癌细胞我们也看不见,而这些东西,恰恰是危害人类寿命的最大杀手。
今天,我们知道饭前要洗手、勤洗澡、戴口罩,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习惯,其实都能够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活得更长远。
干净的意思是,细菌少,而不是肉眼可见的干净。
我们知道了细菌的存在,于是乎医疗大幅进步,过去的肺结核、结石等在今天看来是绝症的病痛,我们都可以利用先进技术去攻克。
即使是人类的最大杀手癌症,利用今天的医疗技术,我们也能够多活很多年,还有不错的生存质量。
而这,就是科学的进步带给人类最实际、感受最深的裨益——寿命的增长。
有病就去看医生,这背后反映的也正是人类的健康意识空前地提高,我们不再求助于“跳大仙”等传统迷信手段,当我们开始求助于科学的时候,我们也必将受到科学的恩惠。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会接种疫苗,以杜绝可能出现的一些潜在的病痛,医疗水平的进步,惠及的是全人类,推动了世界乃至经济的发展,迎来了人类历史上真正的“高光时刻”。
只有活得越长,我们所创造的价值才会越多。
健康开始普及,我们也越来越喜欢运动了,这也是今天“全民健身”的原因之一。
健身既是为了寿命,也是为了工作。
四、后天的工作与生活职业病目前也是影响人类寿命的最大杀手之一。
做什么样的工作,就会有相应的职业病,这几乎没有人能够幸免,哪怕是传统的务农,也一样会有所谓的职业病。
而心理学研究也发现,一个人在生活中,他的焦虑和抑郁倾向,也会对身体的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
这些,同样也是影响我们寿命的后天因素。
那些寿命长的人,他们的基因和遗传我们无法习得,但后天习惯却是我们可以效仿的。
以日本为例,作为全球人均寿命最高的国家之一,他们的生活习惯是什么?
保持愉悦的心情、多吃鱼肉和海鲜、最后开心工作和家庭幸福。换句话说,只有想得开,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活得舒服,那么你大概率就会长寿。
当然,前提条件是癌细胞不会在你年纪轻轻的时候就找上你。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