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肠黏膜长期遭受有害物质的“熏染”,“炎症——坏死——再生”的过程不断轮回,黏膜细胞在修复过程中一旦走上“歧途”,就会发生恶变,成为癌细胞。
2、长期吃素、低碳饮食,吃出脂肪肝、贫血、胆结石......有些人沉迷肉补,有些人则喜欢长期素食、低碳饮食,譬如不少三高患者和减肥人士。然而,素食者长期不沾荤腥、清汤寡水,很容易出现以下问题:①脂代谢时所需要的酶和维生素不足,譬如载脂蛋白合成不足,会影响人体内脂类物质的“流通”,造成脂肪代谢紊乱,从而引起脂肪肝、高脂血症等。②体内维生素B12缺乏,容易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和各种精神障碍症状。③脂肪摄入不足,会增加患胆结石的风险。④脂质和矿物质等摄入不足,还会对人的骨质发育、生育能力、免疫力等产生危害。3、大量吃水果养生,吃出脂肪肝近年来,“水果代餐”养生法大为流行,然而,它看似低脂健康,实则伤肝。水果所含的糖分中,不少是果糖。它比葡萄糖更甜,且其吸收不会促进胰岛素分泌,吸收后的果糖会直接进入肝脏。过多进食果糖,会引起肝脏疾病。过食果糖会影响脂肪代谢,同时增加肝脏的负担,从而导致脂肪肝。肝脏脂肪超标,本身并不直接导致肝癌,但肝脏一旦发生炎症,随着炎症对肝细胞的破坏,肝细胞出现纤维化,久而久之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4、多喝热水,养出食管癌
“饮用65摄氏度以上热饮有致癌风险”。我们的口腔和食管表面覆盖着娇嫩而脆弱的黏膜,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超过65℃便能烫伤黏膜。偶尔的烫伤还可以自我修复,但经常吃热烫食物的人,食管在反复损伤和修复的过程中,不正常的“异型性”细胞会越来越多,日积月累,它们会逐渐恶变,甚至演变成癌细胞。就算不得癌,口腔溃疡、食管溃疡等问题也是避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