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告
生猪市场调研总结---猪价跌破10元/斤关口,下半年市场怎么看?
调研核心观点
1、从终端猪肉消费来看,虽然五一假期过后,国内猪肉消费季节性转淡,但猪价下跌令猪肉相对牛羊肉的性价比优势显现,因此今年消费淡季猪肉的消费量明显好于去年同期。在我们调研区域反应的情况来看,猪肉消费同比增长30%,猪肉批发商对未来消费季节性回暖普遍持有乐观预期。在猪肉市场的供应中,屠宰企业的屠宰量、库存肉、进口肉三个环节共同构成猪肉市场供应的主要因素。从我们调研的屠宰企业实际情况来看,近期市场屠宰量的增加主要受到猪价下跌,市场需求增加的影响。屠宰企业的库存变化也反映出屠宰企业对未来市场消费的预期,屠宰企业预计市场消费量增幅20-30%。屠宰企业根据对未来需求增加的预期增加库存储备,现阶段企业库存同比增长20%。同时进口肉方面,海关统计数据显示,4月我国猪肉进口量为43万吨,同比增长8.7%。尽管今年我国猪肉价格持续下跌,但这并没影响猪肉进口量的增长。因此,屠宰企业屠宰量、库存肉、进口肉多个环节均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这也构成了短期猪肉价格持续下跌的直接影响因素。2、从生猪养殖行业来看,国内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存栏量持续增加。据农业农村部监测,4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增长1.1%,连续19个月增长,同比增长23.0%,相当于年末的97.6%。从我们此前调研的安徽宿州地区实际情况来看,调研区域规模化养殖厂和中小养殖户养殖利润-~元/头,养猪暴利时代终结,养猪保本甚至小幅亏损普遍存在,饲料成本上涨和猪价下跌共同导致养殖利润大幅下滑。近期生猪价格持续下跌,企业普遍保本甚至小幅亏损,导致生猪存栏量较年内高峰有所回落,但相比年初仍有所增长。调研区域生猪存栏量同比增长27.8%,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增长26.96%,生猪产能确实呈现出恢复性增长的趋势。在安徽省宿州市调研区域,母猪淘汰量同比增长10-20%,二元母猪占比持续回升至50-70%,规模化养殖场正在密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