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成臻/文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实践,我摸索了一套管理班级的方法——暗示法。
暗示法应用于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在于,它以无批评的形式施以批评,对学生不造成心理压力;不强求学生接受,但能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影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方式大体可分为:
1环境暗示好的环境能使人身心舒畅,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差的环境则可能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可根据实际情况创设以下几种环境:
结合本班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简明扼要的班级公约,置于黑扳右侧,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加以激励、督导。这样既美化了教室环境,又能够使学生时刻接受教育,对他们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
在班内配置学习园地,积极利用教室内的黑板报、墙报等,提出班内近期奋斗目标,给学生创设一个积极的、向上的、奋斗的暗示环境。
2语言暗示班主任对不同性格、不同气质、不同表现的学生要用恰当的方式,合适的语言进行意在言外的暗示方式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这样就更容易使学生接受,更容易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学校举行田径运动会,我发现我班参加运动会的几位同学顾虑重重,思想压力大。一次,在这几位同学正在谈论赛事时,我凑过去故作神秘地说:“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昨晚我做了个梦,梦见你们在赛场上轻松大胆,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他们一听都笑了。田径运动会结束后,他们都说:“班主任的梦还真灵呢!我们在赛场上都很放松,发挥实力,赛出了好成绩!”
3行为暗示在恰当的环境下,给学生以行为暗示能够起到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效果。
一次,班内刚打扫完卫生,又有几位同学乱扔纸屑。我发现后,没有板着脸孔让学生捡起来,而是自己走过去弯腰把纸屑捡起。这无声的语言教育了全班同学,他们都立即查看自己周围有没有纸屑,如果有的话就马上捡了起来。这样的情景反复了几次后,全班同学就渐渐养成了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4心理暗示心理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整个人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良好的心理环境能促使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反之,则会导致学生烦闷消沉。因此,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班某学生受到处分后,心情压抑,整天愁眉苦脸,情绪低落,上课常走神,学习成绩下降。当我发现了他的反常情绪,就在班内成立一个帮教小组,号召集体的力量来帮助他,使他感受到老师同学们的关心。和谐融洽气氛的感染下,他终于变得心情舒畅,学习上也开始努力刻苦了。在消除个别同学不良情绪的同时,全班也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了和睦相处的良好班风。
5识己暗示班主任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思想状况,利用积极的识己暗示,以促成良好班风的形成。
前一阶段,我发现班内一部分学生纪律松懈,缺点频繁暴露。但我没有正面点出这些现象,而是邀请来学生家长和任课老师,和学生一起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说说你的缺点和优点”的主题班会。具体做法是:请学生按顺序走上讲台,对大家说说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和大家一起分析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最后,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决心。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还互相寻找闪光点,互相鼓励。在向老师、家长汇报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地进行了自我反省,避免了师生对抗。而且,过了一段时间,班内不少同学都基本改正了自己的缺点。
由此可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正确使用暗示,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青少年创新教育实践中心)
摘自:《发展导报》
“湖北教育_新班主任”博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