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列腺增生
知识科普
”
前列腺增生:一般称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一种前列腺的非癌性、良性增大。BPH是一种与年龄增长相关的疾病,很少在40岁以前发生,60岁时有超过一半的出现BPH症状,而到了七八十岁时有80%会出现BPH症状,它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
临床症状
包括储尿期症状,排尿期症状以及排尿后症状,同时也可能会伴有血尿、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肾功能损害、长期下尿路梗阻等症状。其中:
1.储尿期症状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失禁以及夜尿增多等;
2.排尿期症状包括排尿踌躇、排尿困难以及间断排尿等;
3.排尿后症状包括排尿不尽,尿后滴沥等。
检查
1.检查腹部:注意有无胀大之膀胱,前列腺肥大患者,膀胱内常有大量残余尿,触诊时常可触及胀大之膀胱;但有时病史较长,膀胱处于长期慢性尿潴留状态,胀大之膀胱质地软瘫不易触察,可用叩诊法,以判明之。
2.肛门指诊:是诊断本病重要检查步骤,多数前列腺肥大病例,经此检查即可作出明确诊断。
3.膀胱镜检查:对某些病例确属必要,因为可经此项检查确知前列腺是否肥大以及肥大程度。
4.测定残余尿:测定残余对本病有重要意义。如前所述腺体肥大程度,并不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例,故依腺体大小程度为本病分级实无临床意义;而残余尿之多少,能说明梗阻程度之轻重,与病情关系密切。
5.其他检查:尿动力学检查,泌尿系彩超,CT等。
诊断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由多种病因引起,激素、生长因子、基质与上皮间的相互作用。诊断主要根据症状及ipss评分、直肠指检、B超和尿动力学检查。压力-流率测定是诊断膀胱出口梗阻的金标准。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膀胱颈挛缩(marion氏病),前列腺癌,神经病原性膀胱,膀胱肿瘤,前列腺结核,前列腺结石,前列腺囊肿,输尿管间嵴肥大,结石,异物等相鉴别。
1.膀胱颈挛缩:膀胱颈挛缩继发于炎症病变,膀胱颈口平滑肌为结缔组织所代替,亦可能是发育过程中膀胱颈部肌肉排列异常,以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时颈部不能开放,膀胱镜检查时,膀胱颈后唇抬高,后尿道与膀胱三角区收缩变短。
2.前列腺癌:前列腺有结节,psa10ng/ml,经直肠超声可见前列腺内低回声区,ct可见前列腺形状不规则,膀胱精囊角消失,精囊形状发生变化,活检可证实。
治疗
对于BPH的治疗,危害性在于引起下尿路梗阻后所产生的病理生理改变。其病理个体差异性很大,而且也不都呈进行性发展。一部分病变至一定程度即不再发展,所以即便出现轻度梗阻症状也并非均需手术。所以最终治疗的方式取决于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3种治疗手段:
1.观察等待
适用于发现前列腺增大但没有症状,或者有一些症状但是日常生活不受困扰的患者。
2.药物治疗
为了缓解影响日常生活的中度症状,可应用药物治疗。主要有2种药物治疗方法:
①α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能够快速解除患者症状,疗效显著,因此被推荐为一线药物。哈乐是专为前列腺增生而研发,具有高尿路选择性,因此副作用轻微,具有很高的心血管安全性。
②5α还原酶抑制剂:此类药物适用于前列腺显著增大的男性,长期服用可减少前列腺体积。
3.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的进步使得需要手术干预的患者数量显著减少。但仍有一部分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拒绝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当前列腺增生导致反复尿潴留、反复血尿、反复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及继发性双肾积水等并发症时,建议采用外科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包括开放手术、微创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以及激光手术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具有出血少,并发症较少等优点。
我院泌尿外科在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地向着高、精、尖的方向的发展,对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的诊断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欢迎广大有需要的患者前来咨询就诊。-
供稿:外科张一帆
整理编辑:汪晓彤
审稿:陈瑾瑜、张儿虹
阳春市妇幼保健院
医院
阳春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医院
医院
长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