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入冬后的第一个节气。立冬节气在古代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人们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进行纪念。立冬不仅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古时也是重要的节日来庆祝。立冬意味着进入寒冷的季节,从养生方面,人们需进食可以驱寒的食物。立冬,我国闽中地区称之为“交冬”,意为秋冬之交,立冬宜“补冬”。
立冬的三候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反映立冬前后天气的变化情况。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是野鸡,也可代指大型鸟类,而蜃则是大的蛤蜊。蛤蜊贝壳花纹和雉的羽毛颜色相像,古人就把两者联系了起来,认为雉跑到水里变成了蜃。从中医角度分析,雉好动属阳,蜃颈窝属阴,雉如水为蜃,也代表自然界阳气逐渐下降,深伏水面以下保藏,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天地阳气变动,生命循环往复的认识。
起居重视固阳气
“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劳作汗出,发泄阳气。”早睡晚起,日落就寝,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因室温过低、衣着过少过薄则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室温过高、衣着过多过厚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故应根据室温适当添加衣被,避免受凉感冒。冬天室内也要通风,还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注意增减衣服。
饮食顺时养真阴
根据“秋冬养阴”,“冬季养肾”的原则,咸味入肾补益阴血,立冬开始可以适量吃点海鲜,如海带、紫菜、海蜇等,具有补益阴血等作用。针对一些阴虚有热的病人,此时乃最佳治疗时机,应顺应天时,滋养真阴,可以食用如黑芝麻、核桃仁、阿胶膏等。比如冬季南方的人们喜欢服用膏滋方,进行冬季调补,里边含有很多滋补肾阴、调和阴阳之品,很受百姓欢迎。
运动虽好亦有时
早上锻炼时间宜安排在9点以后。因为此时太阳出来,云开雾散,阳气生发,空气清新。老年人或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有问题人群,更应注意防止寒气的刺激,冬季锻炼身体,应在天气温暖,风和日丽之时在出来。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保暖。立冬后可以每天晚上泡脚,这样可以让全身血液通畅,阳气通达,脚暖和,全身都会温暖,身体也不容易生病,更有助睡眠。
曾庆琪,二级教授,江苏省名中医,博导,中医世家传人,著名内科杂病、泌尿生殖男科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男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生殖男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中医男科学会副主席,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男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肿瘤外科杂志》主编。
祖岳父张朝盈公,扬州三代祖传中医,擅妇、内科,医术高妙。攻读学位之余,侍诊左右数载,得其亲炙,遂悟医道之玄妙,得薪火之传承。更先后师从徐福松全国名中医,王琦院士、国医大师,项平、蔡宝昌教授等,攻读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中药学博士后。家传与师承相结合,深得医德医术之精髓。
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等;荣获世界中医男科学术会议突出贡献奖、“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称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级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二等奖、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科学奖二等奖、江苏省优秀青年中医工作者等。
担任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专家、成果评审专家。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5项,主、参编学术专著5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余篇。获国家发明、实用专利9项。近5年接受《健康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多家媒体健康专访80余次。从业30余年,德术并举,深受患者信任。荣获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展中医男科杰出贡献奖”,入选年新华网“膏方滋补口碑医生”,荣获首届全球中医互联网“最具影响力中医人奖”,入选年度《现代快报》全国“膏方滋补民星中医”。入选好大夫网“中国最具影响力医师”等。
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内科疑难杂病,头痛、失眠、焦虑、郁证、汗证、口腔溃疡、胃病、便秘、疲劳、心悸、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痛风。湿疹、瘙痒、痤疮、牛皮癣等皮肤病。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肿瘤术后中医药治疗、亚健康等。尤其对男女不孕不育症、女性月经病、乳腺小叶增生症等乳腺病、前列腺病、阳痿早泄,男子少弱精、畸形、免疫性不育症、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不射精、遗精、滑精;精囊炎、睾丸附睾疾病;性传播疾病;泌尿系结石等有精深研究。
曾庆琪教授出诊时间、地点:
每周二下午、周六下午(14:00—19:00)医院门诊8楼专家4诊室。
曾教授专家门诊如有事停诊,一定发布停诊公告,敬请患者(尤其外地患者)